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标准,除尘器颗粒物排放标准,布袋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范围



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一般为多少

综掘工作面煤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T 24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煤矿安全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粉尘

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3.2粉尘分散度

表示粉尘粒径大小的组成情况,反映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的指标。 3.3游离SiO2

岩石或矿物中没有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结合而呈游离状态的SiO2。 3.4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

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主要包括综掘机、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等煤流系统转载点喷雾设施。

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由工作面向外扩散的空气幕。

井下巷道堆积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 4总体要求

4.1煤矿井下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应符合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4.2工作面设置防尘设施管理牌板,标明工作面防尘设施种类、数量等内容。 4.3工作面粉尘检测采样点布置见表1,粉尘浓度计算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规定的方法进行。

4.4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

4.5矿测尘部门应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测尘员数量配备标准见表2。

4.6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游离SiO2含量每半年测定1次,工作面变动时也要测定1次。 4.7粉尘浓度测定结果按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4.8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后,降尘效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综掘机作业时,掘进机司机处及掘进机回风侧4~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打锚杆眼时,打眼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10m~15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5%;转载点3~5 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不小于95%。

4.9作业人员应佩戴高效个体防尘用具。

5.1.1防尘用水悬浮物的含量不得超过50 mg/L、粒径不大于0.3 mm,水的PH值应在6.0~9.0范围内。

5.1.2供水流量及压力要符合工作面防尘设计要求。 5.2供水管路

5.2.1工作面主供水金属管路的管径不小于φ75mm(薄煤层综掘工作面管径不小于50mm)。

5.2.2供水管路应安设水质过滤器,过滤网不低于120目,安装地点:掘进开门点附近、综掘机进水管路前端(跟机行走)。

5.2.3供水管路每隔50m设一个固定手柄三通阀门,每个三通阀门处应配备消防洒水软管,长度不小于25m,软管及控制阀门要设在人行道一侧。

5.2.4防尘管路每200m及巷道汇合、分岔处要进行标示,内容包括管路尺寸、水流方向等,三通阀门应设置说明牌。

综掘工作面防尘应采取综掘机内外喷雾、净化水幕、除尘器、转载喷雾、冲洗粉尘等措施,主要防尘设施布置如图1所示。

图1综掘工作面主要防尘设施布置示意图

综掘工作面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向外扩散的空气幕,见图2。压入式风筒出风口距迎头的距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图2综掘工作面除尘装置布置示意图

除尘风机吸尘口距迎头不得大于5m;除尘风机距迎头距离一般不超过50m;除尘风机吸风量应为压入式风机出口风量的1.2~1.4倍,除尘效率不得低于95%。

6.3.1综掘工作面安设2道净化水幕,在迎头不超过50m处安设道水幕,与综掘机联动;在开门点以里100m处安设第二道自动水幕,与捕尘帘配合使用,自动水幕处胶带上方安设导水棚,水幕喷嘴数量3~5个,雾化后应覆盖巷道全断面,水幕技术要求如下:

喷雾压力:≥2MPa;喷嘴直径:1.2~1.5mm;喷嘴流量:1.0~3.0L/min。

6.3.2捕尘帘网孔尺寸不大于3mm×3mm,定期清理、冲洗,保持完好。 6.4综掘机外喷雾装置

综掘机必须安设外喷雾装置,喷雾能覆盖截割区域,见图3。外喷雾技术要求:喷雾压力:≥5MPa;喷嘴直径:1.2~1.5mm;喷嘴数量:≥12个;喷嘴流量:1.0~3.0L/min。 6.5综掘机内喷雾装置

综掘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喷雾装置,喷雾压力不应小于5MPa。

6.6.1综掘工作面转载点必须安装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应相对固定,喷嘴个数不少于2个,喷雾能够覆盖整个转载点。

技术要求:喷雾压力:≥2MPa;喷嘴直径:1.2~1.5mm;喷嘴流量:1.0~2.0L/min。

6.6.2转载点落差应小于0.5m,若超过0.5m,则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

6.6.3溜煤眼转载点喷雾要实现自动化,并安装防尘罩,防尘罩留有观察窗,见图4。

喷雾加压泵额定压力:≥8Mpa;额定流量:≥75L/min。

6.8.1定期冲洗粉尘,杜绝煤尘堆积。

6.8.2冲洗周期:综掘工作面迎头向外100m范围内每班少1次;迎头100m以外回风巷门口区域每天少1次。

6.8.3填写冲尘管理牌板,牌板内容中包括巷道冲洗周期、冲洗范围、冲洗日期、冲洗人等。

7有喷浆作业的综掘工作面喷浆除尘,参照炮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标准

环境保护总局 1998—05—27发布 1998—05—27实施

本技术条件为实行环境保护产品认定而制定,也作为环境保护行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

本技术条件引用了 JB/T 8532—1997《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

本技术条件由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条件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起草,并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具体承担。

本技术条件由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以下简称除尘器)。

下列标准所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与本技术条件同效。

GB/T 1804—92一般公差线尺寸的未注公差

GB 4053.1—93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2—93固定式钢钭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3—9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4—8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T 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 12138—89袋式除尘器能测试方法

GB 12625—90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技术条件

JB/T 5915—91袋式除尘器用时序式脉冲喷吹电控仪技术条件

JB/T 5916—91袋式除尘器用直角式电磁脉冲阀技术条件

JB/T 5917—91袋式除尘器用滤袋框架技术文件

JB/T 8532—1997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

JB/T 53134—1994除尘器表面喷漆质量分等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新版本。

3.1除尘器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除尘器的制造应符合 JB/T 8532-1997第 4章的规定。

3.3脉冲阀应符合 JB/T 5916的规定。

3.4脉冲控制仪工作应符合 JB/T 5915的规定。

3.5在保证装置气密的前提下,按规定进行喷吹试验,每一个阀正常连续动作不得少于 10次。

3.6除尘器的滤袋应符合 GB 12625的规定。

3.7除尘器的滤袋安装时必须垂直于固定花板,滤袋框架应符合 JB/T 5917-91中第 4章的规定。

3.8有喷吹管的除尘器,喷吹管安装时,喷孔所喷出气流的中心线应与滤袋中心一致,其位置偏差小于

3.9除尘器所配外购件必须有合格证,所有零、部件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3.10除尘器钢制平台、扶梯、栏杆应符合 GB 4053.1~GB 4053.4的规定。

3.11除尘器涂装质量应符合 JB/T 53134的规定。除锈方法和等级应符合 GB 8923的规定,当使用喷射

或抛丸除锈时,其除锈等级不低于 Sa2,当使用手刷或动力工具除锈时,除锈等级不低于 St2。

3.12除尘器的主要能指标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能

注对有特殊要求的应用场所,产品还应满足有关排放标准的规定。

4.1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设备阻力的测试按 GB 12138的规定进行。

4.2.1除尘器的漏风率指除尘器本体制造漏风率,在除尘器正常过滤(不清灰)、净气负压为 2000Pa

4.2.2按 GB 12138的规定实测漏风率值,并按下式换算成本体制造漏风率:

除尘器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5.2.1每台除尘器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b)产品投产后,在结构、材料、工艺上有较大改进,可影响产品能时;

c)质量监督部门提出检验要求时。

对成批生产的除尘器,采取随机抽样,其抽样数为 5%,但不超过 5台,不少于 2台。

5.4.1型式检验结果应符合第 3章的规定。

5.4.2对任一台或任一项检验不合格,应加倍抽样复检,若仍不符合规定,则判定为不合格。

5.5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按型式检验进行。

除尘器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应符合 JB/T 8532的相应规定。

入口含尘浓度对布袋除尘器有什么影响

2、⑴压力损失和清灰周期。入口浓度增大,同一过滤面积上积灰速度快,压力损失随之增加,结果是不得不增加清灰次数。

3、⑵滤袋和箱体的磨损。在粉尘具有强磨蚀的情况下,其磨损量可以认为与含尘浓度成正比。

4、⑶预收尘有无必要。预收尘就是在除尘器入口处前再增加一级除尘设备,也称前级除尘。

5、⑷操作方式。除尘布袋分为正压和负压两种操作方式,为减少风机磨损,入口浓度大的不宜采用正压操作方式。

6、⑸排灰装置的排灰能力。排灰装置的排灰能力应以能排出全部收下的粉尘为准,粉尘量等于入口含尘浓度乘以处理风量。

OK,关于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标准和除尘器颗粒物排放标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